Home page 网站主页
  社区社会学的目录页


可选择其他语言:

Català
Ελληνικά
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Italiano
Português
Română
Русский
Srpski

                         

可浏览其他网页︰

社会学︰
社会学的主页
讲义笔记
网上讨论区
此单元的目录

关键词的主页
各个培训单元

实用资讯︰
网站地图
联络我们
实用的文件资料
有用的网站连结


 
 
 
 

本页内容之目录︰

回到页顶
社区精神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把社区过于理想化
立心不良
取其本质,进行推测
凑合而成的社区
页末注脚
去到页底

 
 
 
 
 
 
 
 
 

本页内容之目录︰

回到页顶
社区精神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把社区过于理想化
立心不良
取其本质,进行推测
凑合而成的社区
页末注脚
去到页底

 
 
 
 
 
 
 
 
 

本页内容之目录︰

回到页顶
社区精神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把社区过于理想化
立心不良
取其本质,进行推测
凑合而成的社区
页末注脚
去到页底

 
 
 
 
 
 
 
 
 

本页内容之目录︰

回到页顶
社区精神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把社区过于理想化
立心不良
取其本质,进行推测
凑合而成的社区
页末注脚
去到页底

 
 
 
 
 
 
 
 
 

本页内容之目录︰

回到页顶
社区精神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把社区过于理想化
立心不良
取其本质,进行推测
凑合而成的社区
页末注脚
去到页底

 
 
 
 
 
 
 
 
 

本页内容之目录︰

回到页顶
社区精神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把社区过于理想化
立心不良
取其本质,进行推测
凑合而成的社区
页末注脚
去到页底

【 社区的特征 】

撰写人︰ 菲尔‧巴托 博士 (Phil Bartle, PhD)

翻译员: 韦景龙 (Wai King Lung Matthew)

(培训教材)

一个社区若要完整和健康,其基础必须是人们彼此的爱护和关心。── 米勒‧富勒 (Millard Fuller)

 

《 社区精神 》

社会学若要继续作为一门科学,它便不可作出神学上的决定,例如决定灵体是否存在。

关于这类问题,你最好请教你的宗教顾问。这里所说的「社区精神」并不带有神学意思。 (译者注释:「精神」和「灵体」,这两个词语的英语原文是同一个字 spirit。) 在此所讲的社区不会涉及超自然的灵界事物,社会上的任何一个制度也不会涉及它。

那么,究竟社区精神是什么呢?

社区精神即是:社区众成员对于自己和自己的社区,所存有的观念和想法。它们通常是积极的 态度,对其未来感到乐观。它们亦通常会促进无私的利他主义精神,并鼓励一众成员 去为社区的福祉而作出贡献。

「忠心」是这些态度的其中之一。

「乐观」也是。

这些态度继而会反映在那些成员的行为上,因此会有助于缔造出社区的良好未来。

当社区成员具有社区精神,这不是说他们的精神被超自然的灵体所占据着, 而是说他们乐观、热心、积极和活跃。

他们满有生气和活力。

有一个重要的社区特征,就是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属于社区的。 他们的忠心可以说是他们的社区精神。

「社区精神」是一个概念,而不是这里的一个社会学术语。我之所以谈及它,是把它视为一种 方式,去介绍一个存在于社区本质之中的重要特征,也许此特征可以作为定义。 社会学家把此特征称为 gemeinschaft,它一般被译作「礼俗社会」。

在德国语言之中,gemeinschaft 的意思相当简单,即是「社区」。

但是由于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önnies)之缘故,我们在社会学的英语 词汇之中也会使用这个德国词语。在英语中,其意思是指一些事物,它们可被称为社区的基本特征。

此概念使到社区精神向前迈出了几步。


礼俗社会  和  法理社会

滕尼斯对「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进行对照比较。 (注:法理社会的原文是 gesellschaft。)

在德语中,gesellschaft 是一个名词,其意思是「社会」。在社会学的英语词汇之中, 它被用作形容词去描述「法理社会」与「礼俗社会」之间的分别。它暗示着 「泠漠」和「正式」。它也暗示着,法理社会是关乎城市生活多过乡郊生活。

滕尼斯所说明的是时代的变迁,社会变得更加复杂。社会由不正式的、个人的和乡村式的社会 组织,转变成较为正式、根据规则、冷漠(没有人情味)的社会组织。

假如有「礼俗社会 的特征」存在,人们便多数都是彼此认识的, 人们之间的互动形式就如是整体人们之间的,而不只是社会虚空之中的不同角色之间的。

以下所说的是一种语文上的变化,相当有趣。

过去,社区(community)的意思曾经是指一群人,有着自己的文化和社会组织,在社会之中 是一个整体。当社区是这个意思时,意谓「社区」的那个德语文字的意思便是指社区的特征, 即是不正式和带有人情味。

后来的变化有点似是由名词变为形容词。为了维持上述的分别,社会学家一般倾向于保留那个 德语文字(gemeinschaft)作为形容词,而意谓「社区」 的那个英文字(community)则被用作名词。

我们不会把 gemeinschaft 视为一种「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的东西。我们会把它视为 一种不同社区都会具有的东西,而「具有」的多少程度是各有不同的。


《 要当心,不要把社区过于理想化 》

有些人喜欢城市中的生活。

而其他人则喜欢居住于细小的乡郊社区。我们暂时不会谈及三类人士: 独自隐居者、勘探矿物者和捕杀动物者。

我们全部都会自行作出选择,都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心态。

由于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同社区的特征,我们可能会受到影响而把它们理想化, 把它们视为具有较多的礼俗社会 成份,或较多的法理社会 成份。

作为社会科学家,我们要记着,我们所关注的是「事实是什么」而不是「事情应该是怎样」。

如果一个社区具有较多的礼俗社会 成份,而所有人都知道你的事情,居于此社区可能 是一件惨事。这是因为,区内的 闲言闲语 犹如是强大的无形力量, 可以使到人们循规蹈举;人们不会有很大的自由去做所喜欢的事情或穿着所喜欢的衣服, 一旦这些事情或衣服会被他人视为怪异或反常的话。

对于其他某些人而言,他们反而会感到有安全感,因为所遇到的每个人都识得他们。他们喜欢 无须自行作出宗教信仰上的决定和政治上的选择。他们会因为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体验而感到舒适 和安逸,並享受其中。

显然不同的是,如果社区具有较多的法理社会 成份,而区内无人识得你、身边无有朋友 ,你便可能会觉得难受。这是因为,在大部份时间不会有人理会你、你害怕会有陌生人来伤害你 或抢夺你的财物、你不肯定当地法律是怎样的、你不知道你会否因为误堕法网而被隶捕。

对于其他某些人而言,他们却可能感到开心。这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受到较少的干涉, 他们会感到自由自在。他们会有自由去信奉任何宗教信仰,不会有人尝试纠正他们。他们会有 自由去支持任何可供选择的少数政见。他们不用忍受人家的闲言闲语。

假如有人把某社区说成或写成是非常好的,仿如一个理想的完美社区,我们便要当心。

有些「社区参与」的支持者会撰文提倡社区参与。他们把社区述描成好像含有某种本质, 此本质能证明「社区参与」是对的。很多作者在其著作(包括小说和非小誽)之中,把乡郊 或小镇的生活述描成好像是甚美好的 ── 本质上的美好。有少数其他作者也会写同样的东西, 而描述的对象则是城市生活。

我们应集中研究「事实是什么」而不是「事情应该是怎样」。

《 社区精神可以是立心不良的 》

小型社区所倚赖的社会控制方式是非正式的,此方式继而依靠人们的流言蜚语。这些流言蜚语 有时可以是恶意和有违常理的。某些时候,流言蜚语的受害者即使是无辜的,也会受到指责、 批判和处罚。这是因为,流言蜚语并不是正式的法庭制度,后者会有一套规则作为制约与平衡, 而前者则没有。

若然你不幸成为这种(用作负面惩治的)流言蜚语所针对的对象(不论你是否真的有过错), 你便会知道这种处罚是多么的令人难受。你很可能宁愿被送入一间清静的监狱囚室, 因为这会让你好过一点。

我们偶尔会引用一个俚语,「温暖感和绒毛感」,去形容礼俗社会的特质。话虽如此, 你须小心,不要这样想:其意思即是说生活在社区必定是舒适、安逸及柔和的。

礼俗社会 的特征所带出的意思是:这是一个小型的社区,小到可以让区内大部份人彼此 认识、可以让社会控制是根据非正式的方法(流言蜚语)而不是正式的法律和规例、可以让社会分 工和角色分配的方式没有那么僵化和正规。对于某些人而言,这可能是困难和令人不安的。 「社区」的英语是 community,当中的 unity 之意思是「团结」。 虽然如此,并无什么可以保证社区是和睦及团结一致的。

社会分化可能是长久和苦涩的,有时甚至会持续多个世代。社会分化的基础成因可以是:宗族 、社会等级和阶层、年龄、性别、民族身分、语言、宗教信仰、 金钱收入 ........ 社会组织的一切事物。


《 取其本质,进行推测:身分以及笼统的推断 》

每一个社区都是不同的。

作为人类,基于我们经历社会化的方式,当我们概括地论述某事物的时候, 我们会倾向于根据几个特定的​​观察结果作为基础。

这是正常的。当我们学习语言时,也是以此方式去进行的。

有时,当我们把此方式应用于生活上的某些方面,我们却可能会因此而惹上麻烦。

我们会用这几个字「取其本质,进行推测」去表达一个过程:察看一、两个社区成员的个性 和特征,然后根据它们去笼统地推断出整个社区的特征。

这个笼统的方法却不一定是差的。

社区内的各成员会为自己的身分而感到自豪,他们有时会把一些社区特征视为是优点和长处, 并引以为荣。这促成了礼俗社会 的其中两种元素:忠心和自豪感。

但是,这也可能是民族优越感的一种形式。此优越感会跨大了某些社区特征。那么, 别人便会使用它去贬低此社区,以降低公众对社区的评价。

以下是一点笔记,关于笼统的种族印象。

你有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假如一个谐星所讲的笑话是关于某种族群体或某社区, 而他/她是此社区或种族群体的成员,此笑话便是可以接受。

若然讲此笑话的人是主流社会的成员,这便会被视为冒犯别人。 对于社会学家来说,发笑者和滑稽好笑的元素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这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能告诉我们,在社区内什么话题是敏感的。



《 凑合而成的社区 》

根据传统和普遍的观念,社区是一般是位于乡郊地区,有清楚的地理分界线和人口分界线, 规模细小,并以农业、渔业或类似的科技为基础。

现在是适当时候去跳出框框和摒弃这个模式,因为它已经无用和过时了。现时,各类新式 社区不断被创造和发展出来。请参看:「新式的礼俗社会」。

各个社会已变得更为都市化、更加正式、更加复杂,当中存在着社会分工、角色划分、 互相倚赖。因此,它们出现了更多法理社会 的特征。

可能人类有一种天生需要,或至少是强烈的欲望,这就是:当他们进行日常社交互动的时候, 多数与相识的人进行,而不是陌生人。而陌生人的互动对象则是平面或单一维度的角色人物。

在此,已足以这样说:都市化和人际疏离已导致「凑合而成的社区」之出现。这种社区可能 没有地理上的分界线,它的起源和成长方式可能并非自然和不是没有计划的, 它可能存在于城市之中或 互联网上(1)

这些新型的社区之中,有些是由志愿的团体所组成的,而团体的成员是以个人身分参与的。 这些人士可以有共同的兴趣或爱好,例如是:模型火车、方块舞蹈、棋类游戏、军事训练、 国际发展、棒球运动、石匠工艺、公民自由或各种爱好者俱乐部。

这些团体是志愿性质和非牟利的组织,很多时被称为「非政府组织」,英文简称为 NGO。

其成员是没有金钱报酬的。他们会付出个人时间和努力去管理或经营这些组织。

组成居民公社和合作农场,是另一种有计划的方式去创造「凑合而成的社区」。

有一个简单现象可以彰显出人们对礼俗社会 的渴望,此现象是反映在市区居民的一些惯 常行为,例如是:知悉并记住邮递员、公车司机、图书馆职员、街上行人、药剂师或售货员的名字 (其工作地方可以是咖啡室、熟食店、影碟出租店、邮政局、餐馆、其他服务性机构), 然后每天以其名字向他们打招呼。

同样的惯常行为也可以在工作地方看到。

那儿也许会有一种正式的组织架构,但人们也可能会结识一些跨越正式组织界线的朋友和熟人。

工作上或会有正式的规定,要求人们建立合作关系。但除此之外, 一个工作队伍也可能发展出一种逸出规定的人际关系。

他们可以组织溜冰活动、公司野餐、舞会,也可以一伙人结伴去观看比赛或烧烤同乐。

当然,正如 Bhushan Crossman 和 Colleen Thompson 两人在我们的社会学 160 课堂中所发现 的,一班学生和导师会经历一个过程,就是一开始时大家都是陌生人,然​​后才互相认识。

他们会知道更多彼此的事情。再后来,到了课程将近结束时,已进行了相当多的社会化, 使到它像是一个家庭。与此同时,产生了礼俗社会 的成份,使到它像是一个社区。

很多「凑合而成的社区」都是都市化的产物, 因为城市能让志趣相投和价值观相似的人们聚合起来。

自从 城市 出现以来,这情况一直有发生。 这些志趣相投的群体之间的遥距关系,是每个「凑合而成的社区」的延伸。

现时,由于互联网络和电子邮件的出现,不断会有新的「凑合而成的社区」被组成。 他们之中,多数不能说自己是社区,多数是一群志趣相投者所组成的团体。 而其他的则是有计划地凑合而成的,所组成的是网上社区。

《阿甘正传》之中的一句话可以改一改字眼:「社区就是社区所干的东西。」


《 注脚 》

(1) 也许共济会是其中一个最年代久远的「凑合而成的社区」。 他们声称其起源是源于兴建金字塔的石匠工人们。
姑勿论这是否事实,志愿团体之根源确是深入历史之中的。法理社会之兴起是和都市化有关联的, 那时人类对其兴起作出了回应。而在最早期的回应方式之中,就可能包括了志愿团体之成立。

请参看:「何谓社区?」

──»«──
如果你在此网站上复制资料,请声明谁是资料撰写人。
并把资料来源连结到此网站 www.cec.vcn.bc.ca
此网站的寄存服务提供者是 「温哥华社区网络」 Vancouver Community Network (VCN)

© 版权所有 1967, 1987, 2007 Phil Bartle(菲尔‧巴托)
网站设计员是 卢德‧萨达 (Lourdes Sada)
──»«──
最近更新的日期︰ 2012.06.26

 Home page 网站主页